中風復健|中風後失用症? |基隆七堵惠安復健科診所
王先生是一位平時非常注重健康並且活躍的中年人,喜歡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時光。在某天的中風後,家人開始注意到王先生的一些行為異常:他在吃飯時,總是會忽略餐盤左側的食物,專注於右側的食物,並且常常無法正確使用餐具進行進食。
最初,家人以為是王先生視力出了問題,但經過專業的評估後,發現並非如此。
原來~王先生患上了『失用症(Apraxia)』一種由中風引發的神經性疾病,
影響了他的運動協調與日常生活動作的執行。
▍ 什麼是失用症(Apraxia)?
失用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,影響患者的運動計劃和執行能力,
患者雖然理解某些動作的步驟和順序,但卻無法將這些步驟正確執行。
最常見於中風後,尤其是當左腦半球受損時,患者會喪失對日常生活動作的控制,
無法像以前一樣完成簡單的活動,如吃飯、穿衣或使用家居工具。
但不會損害基本的運動功能、感覺或理解能力。
▍ 哪些人容易患上失用症 ?
一、腦部相關疾病
1: 中風(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的損傷)
2: 創傷性腦損傷(TBI)(如車禍、跌倒等導致的腦損傷)
3: 腦腫瘤(如良性或惡性腫瘤對腦部功能的影響)
4: 克雅氏症(因感染異常普里昂蛋白導致腦部快速退化)
二、神經相關性疾病
1: 阿茲海默症(退化型失智症)
2: 多發性硬化症(MS)(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疾病)
3: 皮質基底節退化症候群(影響動作與認知的罕見病)
三、遺傳性神經疾病:
1: 丁頓舞蹈症(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,影響動作與認知)
#罹患特定形式的失用症的風險取決於罹患其相關病因疾病的風險
▍ 失用症的常見徵兆
1. 無法執行已知的動作
|王先生明知道該如何使用餐具,但卻無法將食物送到嘴邊,進餐時也感到困難。
2. 動作順序混亂
|王先生可能會錯過進餐的正確步驟,例如: 拿起食物卻忘了放進嘴巴,或不按常規使用刀叉。
3. 無法模仿他人動作
|即便看到他人用餐,王先生也無法模仿並完成這些簡單動作
▍ 失用症有哪些類型?
◼︎意念型運動失用症(Ideational Apraxia)
患者表現出無法做出手勢或模仿手勢的能力,此外,他們在時空定向和定位方面也 面臨挑戰。他們的手指、手和手臂的運動顯示出異常的軌跡。
◼︎意念型失用症(Ideational apraxia)
患者很難確定完成任務所需的正確動作順序,即使獲得了所需步驟的列表,他們仍可能遇到難以準確地組織它們的情況。
◼︎肢體運動性失用症( Limb-kinetic apraxia )
患者在嘗試執行學習到的任務時,表現出不正確的精細運動動作,尤其是手部動作。
例如 : 他們可能難以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旋轉硬幣。
◼︎概念性失用症(Conceptual apraxia)
患者在確定完成特定任務的適當工具時,面臨挑戰當他們拿到一個工具時,他們可能很難辨別它的用途,此外~他們可能在用手勢模仿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時遇到困難
▍ 潛在後遺症有哪些?
1: 無法進行日常生活活動.
2: 無法正常完成工作
3: 因工具使用不當造成的傷害
4: 社交隔離
5: 社交焦慮
6: 自卑
▍ 有哪些治療方式?
|多科介入: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與語言治療對於改善症狀有幫助。
|早期介入:及早進行復健,特別對急性病引起的失用症。
|根本病因治療:確保針對病因進行有效處理,預後取決於治療的及時性。
▍ 參考出處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585110/
#中風復健 #失用症 #診所 #復健診所 #職能治療 #物理治療 #語言治療